尼亚加拉(大瀑布)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75|回复: 0

教你通过心率预测寿命长短(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0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里看到的。
北美华人新生活

尼亚加拉免费英语角班

心理热线

9 h8 O7 h* \) `- a) D3 T! g

% t' E; k8 b( k- q! N1 l2 I/ o
7 }& y: ]& z% J: Q) s导读:心率一般是指在清醒、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研究发现,心率提示我们很多健康信息,在大量饮酒、激动、生气、情绪不稳,运动以及感染、高热时都会造成心跳加快。长期坚持适度运动可以使心跳变慢。剧烈运动,所以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很重要,坚持适度运动,可以使心脏得到锻炼又不至于心跳过快。

通过心率预测寿命长短(东方IC/供图)


0 @- `' d2 J5 w/ F& u' C每分钟70次心跳最合适
# b5 r9 \. x2 |, q  e% Z  A# \9 J生命学家说,长寿的秘诀就是让心脏尽可能跳得从容些。有什么办法能使心脏跳得慢一些呢?首先是靠运动。常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偏慢。其次是保持适当体重,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 o. h8 O7 ?4 f8 O$ k
人在安静时60~100次/分钟的心率都属正常范围,但最佳心率却是70次/分钟左右。一项对34000人的调查表明,心率比正常人快12次/分钟的人死于心血管病的危险性要比正常人高27%。这提示人们不能无视心率的快慢。8 p/ b- F! Y: E+ d
运动量的大小主要是通过心率衡量的。比如有氧运动达到有效而安全时人的心率是170减去年龄数,或把握在108~144之间。例如,您的年龄是40岁,那么,您运动时的最佳心率在130次/分钟左右。
+ I. P: `6 ]6 l  L! f$ ?+ F一个人的劳动或运动是否会因过度而产生疲惫,要看第二天早晨的心率,若心率比前一天快5次/分钟以上,便可以认为是疲惫过度,应调整运动量或劳动量。

通过心率预测寿命长短(东方IC/供图)


- [; T$ k5 b" E7 q0 O- z+ P+ q4 n! w心率可预测寿命长短
1 }$ `' N% A2 ~5 K% ~# U人类与哺乳动物有很大区别。在相似心率条件下,人的寿命远比动物长,其原因主要是科学发展,医药保健及社会的进步。
: U8 g4 S+ V. i! W7 \2 v2 t人一生总心跳次数约为25亿次至30亿次,成人静息心率在70次/分钟,其寿命可达80岁;如果静息心率在60次/分钟左右,其寿命可达93岁(需注意的是,要排除各种疾病的干扰)。6 D. S# e" s: G# F/ ]! m
因此,静息心率偏慢的寿命延长,相反,静息心率大于80次/分钟的寿命就会缩短。静息心率偏快的人,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死亡率也高。心率是预测男性长寿的有效指标,但在老年女性中无明显差异。

通过心率预测寿命长短(东方IC/供图)


! a) E3 g) d7 N/ B+ R+ x1 k2 I' R心跳过快时憋一口气可缓解3 M/ w: k4 j' ~1 A
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心跳加速会“突然发作、突然终止”,多持续数分钟乃至数小时,并伴有心慌、气短、头昏、恐惧、乏力、心前区压迫感或窒息感,甚至发生晕厥等。
9 m/ n* }! K( f- {0 P一般情况下,刺激迷走神经的自救方法,比如屏气法可以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很快停止。具体做法是突然发病时,深吸一口气,然最大限度地憋气,再用力呼气。或者,发病时深呼一口气,然后最大限度地憋气,再用力吸气。此方法简单、危险性小、效果好。+ O; {, B4 z* n0 P. O
如果以上方法尝试1~2次后仍不能使心动过速终止,应及时到医院采用食道电生理超速抑制的方法终止室上速发作。

通过心率预测寿命长短(东方IC/供图)


1 t. r8 d4 {( [6 C) ]" D3 a正确测量心率的方法2 O6 O$ N& ~$ R8 B
正常人的脉搏次数和心跳次数是一致的(有心律失常的病人例外)。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脉搏来获得心率的数值。测量前1小时须停止运动、进食咖啡、酒类和吸烟,测量前至少须休息5分钟。
1 G9 t, E. E$ _- l+ a" i2 Z正常人心跳是很规律的,每分钟在60~100次。如果扪及脉搏跳动不规律,则可能有心律失常;每分钟的脉率超过100次,则为心动过速;每分钟的脉率低于50次,则可能为心动过缓;脉搏中如有提前的搏动伴有长的间歇,则可能为期前收缩;脉律绝对不齐,很可能是心房纤颤。3 u  K7 I8 v5 Q# U# G* w# s
总而言之,从脉搏的速度、节律以及强弱变化,可以看出很多病情的变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尼亚加拉(大瀑布)华人网

GMT-4, 2024-6-28 21: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