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里看到的。
怎么样才可以和孩子沟通得更好?家长可注意过自身的沟通能力和家庭氛围?本文列出了一些导致亲子间沟通困难的盲点,希望引起家长注意。
6 {6 k' x V( } 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是否良好,首重在亲子沟通的技巧,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让家庭和谐、提升生活质量,也会使父母在教养子女上变得轻松许多,尤其近年来,许多亲子冲突的结果,造成了许多遗憾,更证明了亲子沟通的重要性。4 o% U1 A8 K4 ^) D5 u0 L- e9 u% e
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呢?) D' n" U+ Y; A- T
首先,父母对孩子的认识和理解影响亲子沟通。
& U9 j( R9 Y! U1 r6 p3 u( H- o. M 关于“孩子最喜欢什么”这一问题,我们的调查显示,有23%的家长完全不知道孩子最喜欢什么,17%的家长笼统地认为孩子最喜欢玩。其余受访者的回答也不能让人信服,大都回答诸如喜欢看报纸、看电视、逛街之类的日常喜好。而回答喜欢画画、小发明之类的答案只占了10%左右。
5 g4 [; E8 q( X- ?. q 其次,父母的人格修养影响着亲子沟通。, ^1 h* }# Y+ L# M
这其中包括父母的价值取向、个人学识与能力,以及个性品质等多个因素。
7 Z0 e& r' O8 v: O- m4 a1 | 关于“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式”这一问题,我们的调查显示,有88%的家长用谈心的方式与孩子沟通;5%的家长只是说教;还有3%的家长在带孩子逛街时谈心。调查发现,有的家长则采取“沟通不好就打人”的粗暴行为,这只会让孩子说假话、品质不好,他恰恰忘了孩子的这些缺点正是他行为粗暴、常常训斥孩子所带来的“副产品”。+ t$ B, ]* Z) j2 `1 s& v- y
再次,夫妻之间的沟通状况影响亲子沟通。
5 w( M" a/ R) N5 S7 q5 d: J: v 一般而言,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模式”来自于家庭沟通模式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声沟通的行动远比有声沟通的语言更有效。
: u6 t( [* S$ G 最后,父母的诚信状况影响亲子沟通。
1 O) c1 [" P7 ~6 a2 Y/ P$ f% F 信誉是沟通的重要条件。与孩子的沟通需要本着诚信的态度。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孩子都会去模仿。你要求孩子说话算数,你对孩子首先就该信守诺言。如果确实无法实现对孩子的承诺,也一定要向孩子说明原因。, n B# T" o9 k; C1 v2 ]
克服6种家庭障碍,进行有效沟通
% m+ l7 [' v) w 亲子沟通的关键是要学会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达到双方认同。而有效的亲子沟通,有赖于家长克服六种家庭障碍。# W/ J. Z: N" A1 Q8 r( l1 i
第一,父母是“网络盲”的家庭障碍。有一份针对17岁以下孩子的家庭教育调查显示,“网络盲”已经影响到了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有七成的孩子希望能与父母一起“上网冲浪”,却只有两成的家长能够满足孩子的愿望。
5 E, L3 s+ Z" k 第二,感情缺位的家庭障碍。包括分居、离异、单亲、留守、二奶、流动、隔代抚育、温暖缺失等类型的家庭。
- e9 |: T8 Y& M8 P5 N1 @( |) L 第三,家教缺失的家庭障碍。调查显示,80%的家庭有家教缺失问题。现在的家教有四大冲突:期望值冲突,保护与溺爱冲突,交往的冲突和评价的冲突。. w" O( Y' s/ O1 x, c
第四,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家庭障碍。这些家庭的特点是:只抓学习,不讲成绩;考了第一,家长还不满足。
2 Z, i2 x1 S" c) ^ 第五,两面性教育的家庭障碍。当面苛责,背后表扬,两面性教育影响道德认同和亲子共识,容易造成沟通障碍。3 u; L) f i6 u1 N, x
第六,忽视心理健康的家庭障碍。心理学家分析,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心理需要:父母的爱护和关心;被接受,被尊重;得到别人的赞赏;在家里有地位。9 ~/ Y: K% K+ Z, ?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5 ~' i; ]( G& d) N0 z( s 我们的家长要“多探讨,少说教,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的关键是有效的亲子沟通。
& O# b* r5 a* y8 J' _* y/ w8 A1 X 我把亲子沟通的要素简化为一个公式,供大家参考:有效亲子沟通=15%言辞+35%角色行为+50%活动参与。这就告诉我们,有效亲子沟通的关键,不是言辞的多少、声音的大小和说教的好坏,而是家长的角色行为和参与孩子的成长活动。
4 i. j! D4 R2 a/ [ 具体表现可以概括为七大技巧:9 v- w& L L& M) L# G
第一,交谈时眼光的接触和关爱的眼神;面带微笑,积极倾听,适当发问。
* A, F5 H1 z3 n 第二,适时认可,多称赞你喜欢看到的行为;让孩子有说“不”的权利,可以说明心中的感受,但不要指责孩子。6 ] a* h0 [& o8 E& j% m" M
第三,遇到问题时,与孩子共同探讨,共同实践,寻求共识;不要说太多,只顾发表自己的看法,影响孩子的自尊。
4 Y `6 R3 x- ?! d% X u& M+ x 第四,多参与孩子的活动,给自己一段与孩子独处的时间,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与关爱。& Y1 A8 {7 E/ {' S- G% p3 Z
第五,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孩子,孩子遇到疑难时,共同探讨,引导他思考而不是告诉他结果。
7 }, C4 t1 W$ z9 ^# ~! O 第六,了解和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
6 Y9 j4 k2 e" r: V! ` 第七,亲子间尊重、真诚、理解、宽容。
% s0 a$ x! ~& Z 最后,我向家长朋友们推荐一本好书,书名为《学习的家庭》。该书描述了来自上海各个角落58个家庭的状况,分析了58个成功的例子,探讨了一个新理念——亲子共同成长。这些家庭虽然家长的职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家庭的结构不同、孩子年龄不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目标不同,但父母与子女共同学习、相互学习、共同分享学校成果,为孩子营造了和谐的成长环境,这就是学习型家庭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