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加拉(大瀑布)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4|回复: 0

掏耳朵挖鼻孔 日常13个坏习惯中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0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里看到的。
北美华人新生活

尼亚加拉免费英语角班

心理热线

不宜经常掏耳朵+ ]9 @/ a, h: e9 T. O  ^
经常用火柴棒、牙籤、细铁丝或小手指等在耳朵里掏来掏去,容易损伤鼓膜,是一种不良的习惯。
& _& G! |) T; Q: }8 u外耳道约有七~八公份,底部有一层负责听声音的鼓膜。掏耳朵时稍向里一伸,就可能把鼓膜撞伤而影响听力,如戳破了鼓膜,便会成为聋子。掏耳朵时指甲和挖耳工具碰伤外耳道周围的皮肤,还会发生外耳道炎+ O6 B2 q. e0 e" m" x8 U
耳朵里的少量耳屎,在人们说话、吃东西或跑跳、运动时,会自行掉出来或被震出来。
; `+ N) P" G/ b+ h! x) F  y如果耳屎积太多,塞住听道,影响听力,痒得难受时,可以用棉花棒把耳屎轻轻带出来,千万不要用手指甲、挖耳勺用力去掏。如果耳朵确实已被大块耳屎堵塞,又痒得难受时,应找医生检查、治疗,不可自己乱掏乱挖。
2 |: Y6 }& V) K+ q# E
+ |0 `4 o* i- E3 W不宜随便挖鼻孔
; c+ k- z" x- ^; K6 t有些人有挖鼻孔的习惯,常常用手指伸进鼻孔内挖来挖去。这样会损伤鼻黏膜,对健康有害无益。9 W7 {; Z* I* ?9 n3 Q. `
鼻腔黏膜内血管丰富,交错成网。完整的鼻腔黏膜,自卫能力很强,细菌不容易侵入。鼻腔内鼻毛很多,有着阻碍灰尘、细菌进入呼吸道的作用,是灰尘、细菌进入呼吸的一大屏障。
- z2 J2 e+ D/ i7 ^' `% I人的手上细菌很多,挖鼻孔时容易损伤鼻腔黏膜,毁坏鼻毛,手上的细菌便会随之进入损伤部位,引起鼻毛周团发炎,发生疼痛、鼻乾、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0 t& ~$ {4 Z; ~9 O- ~" @7 [0 Y! D严重时,细菌还会透过脸部血管侵入颅内海绵静脉窦,引起感染,造成相当严重的果。因此,不宜随便挖鼻孔,应改掉挖鼻孔的习惯。  c  ]; p' U% Q- f
不宜躺着看书$ l* l1 K- ~' U* e0 \
躺着看书会损害视力,这是大家已明瞭的道理。可是,躺着看书的害处不止如此。! ?) j4 F, q7 E( Z. _
一些生理学家认为:床是睡觉休息的地方,人躺到床上,人体承受地心引力的面积就增大了,从而缓衝了人体的生理节奏,这正是人们人睡的资讯。, w0 T& Y6 b9 A" E/ M' [; m+ F& E
然而,躺着看书会使大脑不断释放讯号,强制改变人体已放慢的生理节奏。久而久之,会使人体生理节奏失去平衡,导致神经衰弱和心血管疾病。
( q, I+ z! J# d/ k一些长期躺着看书的人,由于生理节奏失去平衡而产生神志恍惚、头脑昏沈等症状,时间久了还会导致骨病和贫血等多种疾病。
( g, c7 L, d1 k: q5 X8 g
1 v6 {. w6 n* W不宜在乘车时看书报, Y  _5 v& A, e# m
不少人喜欢在乘坐火车或汽车时看书报,这种珍惜时间、渴求知识的精神是可嘉的,但从保护健康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却是不当的。无论乘坐火车或汽车,车上的人多、光线不足,若长时间看书,必然会使眼睛承受很大的负担,损坏眼睛的建康。
/ J) a* z# D, z0 [, z& z: l另一方面,车辆在行连中,左右摇晃、上下跳动,使眼睛与书报间的距离变化不定,字迹跳动不清,加上光线不断的变化,要看清书报上的字迹,必须不断调整焦距,就很容易造成视神经的疲劳,容易导致近视;过度的视神经疲劳,必然会使其健康状况也受到严重损害。因此,在车辆摇摆不定的行进途中,是不宜看书看报的。
5 K4 [# V  u  r7 V4 s8 d. w  \1 a- N- H
不宜在阳光下看书报; [  b: j, r' d, N) ]3 j
有些人在冬季或不冷不热的春秋季节,常常喜欢在阳光下看书。认为这样既可以晒太阳,又不耽误看书学习,一举两得。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当的,在阳光下看书,让阳光直接照射,对眼睛是有危害的。, z) X. }4 |% o: @' @9 g* H( Z+ l
阳光中含有人的眼睛根本看不到的红外线和紫外线,人眼若受紫外线直接照射过多、时间过长,就会伤害黑眼珠上的细胞,使双眼感到剧烈疼痛,要几天以才能恢復正常。8 W* o& Q% ?/ I1 m3 W! M
即使不让阳光直接照射到眼睛,在阳光下看书,纸张的反射光也太强烈、耀眼,让人看到不舒服,使人的眼睛产生畏光、剌痛的状况。时间长了,就会使眼睛受到伤害。因此,在阳光下看书是不当的。
; w3 t: T# Y7 j+ Z" ?( k不宜在如厕时看书报/ P1 x: A9 e* R) a( f
有的人习惯边上厕所边拿上一份报纸或一本书,一蹲就是小半天。这种做法利少弊多。如厕时看书报杂誌,不但会使排便意识受到抑制,还会干扰大脑对排便传导神经的指挥,延长排便的时间。而蹲厕所的时间太长,会使盆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管扩张,易诱发痔疮;甚至失去了直肠对粪便刺激的敏感性,久而久之会引起便祕。
3 W/ v4 Y& p1 T. E2 X" C& \: E$ z蹲厕所的时间太长,还会使脑部发生暂时供血不足,起立时易发生晕厥、跌倒等现象,特别是久病、体弱、年迈者,起立时更容易发生意外。另外,厕所里一般比较昏暗,光线不足,在那里看书报,也有损眼睛保健。养成每日定时排便,如厕时间不可过久,尤应避免如厕时间阅读书报,即使排便困难也不宜久蹲。
% f' {8 c- o3 U* x* Y- Q8 f( O& i' F+ S
不宜长时间坐沙发看书4 F; v* V  q6 c! f
有的人喜欢坐在沙发上看书,以为这样既舒服,又可长时间看书学习,不易疲劳。
6 ?: [% E3 O* U) h1 w* O9 z短时间这样做还未尝不可,但长时间这样做,则是不当的,是对人的身体有危害的。
1 y. P7 d! y, f4 G沙发的座位很低,加上富有弹性,人坐上去,臂部下陷,背肌在骨盆后部被拉长,这时的看日姿势,若是两手把书高抬,背部、颈部及眼睛虽然舒服,但两手臂却支持不了多久,势必要下垂,这就会造成两眼向下注视,时间一长,就会使下部眼肌疲劳。" P4 u2 K+ `2 }+ e7 K& d
如果把身体直起来,头向下看书,由于头部重力的作用,使背肌在颈部又被拉长。同一块肌肉在骨盆已被拉长,又在颈部再被拉长,这样时间长了,必然会使人感到腰痠颈痛,久了容易得到颈椎相关的疾病。
' M' p, t' F4 d( X/ l) z因此,不宜长时间坐在沙发上看书,更不可养成经常坐在沙发上看书的习惯。
0 |: r# q0 q; c" T$ Z  |/ I
4 M$ L2 r3 G9 ]9 `9 r+ y不宜抑制哭泣* j$ i9 v+ d+ u/ w6 c, I
自故以来就有「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说法,意思是说,男子汉应该坚强,不能动不动就哭,即使十分伤心、悲痛,也应该忍住。从生理保健的角度来看,是相当不宜的。* V8 O7 y+ b1 M1 Y, B4 G
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调查,他把一些成年人按照血压的状况分为两组,即血压正常者一组,高血压者为一组,然后一一调查他们是否哭泣过。1 V- w, w5 p9 P4 ^
调查结果是:血压正常者中,87%的人悲伤时都哭泣过;高血压者中,绝大多数是从不流泪的人。虽然不能日此断定血压变化与哭泣有关,但人在悲伤时哭一哭,对身体健康还是有好处的。
$ J" J* d0 H. n/ s当在痛苦的时候,人会自然感到悲伤。这种情感对人的精神上不但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而且对人的生理也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会使人神经处于紧张状态、食欲减煺、内分泌功能失调塑这种情感如果得不到发洩,而强行压抑,就会使人体健康受到损害。8 X2 E' ^5 @7 V4 ?. V4 l
如果悲痛欲绝时大哭一场,使悲伤之情得以宣洩,精神上可顿时觉得轻松很多,这对健康无疑是很有益处的。8 S+ J( w- z& f3 t1 U
因此,遇到悲伤时,可以顺其自然地宣洩,不必强行抑制哭泣。& w, G) H$ a4 B1 h" X/ s" _
不宜抑制打哈欠
3 G1 {6 S# E% F打哈欠是一种有积极意义的生理现象,强行抑制是不宜的。当身体感到疲劳或困倦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打几个哈欠。这是一种信号,表示需要休息或换个新的环境。
( w9 c: n' b* s, ]+ M看完电影或电视,人们往往也爱打哈欠,这是为了从电影或电视的情节中回到现实的一种自我调节动儘。
& X$ A9 X) u0 E早晨起床后或久坐后打哈吹,是要使自己迅速清醒过来,振作精神。发睏或入睡前打哈欠,则表现人脑皮质的活动将进入抑制状态。打哈欠的结果,使人精神放松。这不仅是因为打哈欠时吸入的氧气增多,而且还由于头颅、胸腔侑其僚部位的允肉伸缩活动增强,使循环系统得到改善。
" ^: \1 q! L" L. z; s可见打哈吹是对身体有益的,只要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或严肃正式的场合,尽可以顺其自然打哈欠,不必加以抑制。1 D, C% v( y" O# b! J+ M- B( I
  q+ o) N1 A2 B) t1 i  `2 @4 a
不宜抑制叹息# m' V* g# t; x  G6 B9 L
一般而言,叹息是消极、悲观的表现,因此有不少人总是抑制叹息。但是,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碰到难题、无可奈何时,叹息一下对健康却是有益的。0 e$ \9 R8 i4 `# R; i
当人们受到挫折、忧愁、忧虑时,叹息后便会有海阔天空的感觉;当人们惶恐、惆怅时,叹息有定心安神的作用;当人们工作紧张或疲劳时,叹息是使精神松弛的作用。# n  ?- I/ c1 x+ T
叹息时,吐音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例如,吐「吁」字养肝,吐「嗬」字静心,吐「呼」字健脾,吐「洒」字清肺。但要注意吸气、呼气应顺其自然。# Q; @. F# ?, g# y( q  R0 O

) T5 y% M2 X' D& s" E不宜抑制打喷嚏
, Q* u# n# A/ X打喷嚏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反射运动,在呼吸时,鼻腔吸入一些灰尘、花粉感冒时,鼻黏膜血,分泌物增加,使鼻黏膜受到搅激,都会引起打喷嚏。有时,人在情绪激动或遇到强光刺激、寒慄及某些疾痛发作时,也会引起打喷嚏。2 L. n- o* l1 M
打喷嚏是一种保护性反应,透过打喷嚏,有病时可以把大量细菌(特别是病菌)排出体外;情绪不好时,可透过打喷嚏使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遇到异物刺激时,可透过打喷嚏把进入呼吸道的异物喷射出去。; N8 p+ H* n/ G5 z) W
抑制打喷嚏会引起鼻出血,甚至会造成鼻骨断裂,如果为了抑制打喷嚏而捏住鼻子,还可能会引起鼻窦炎、中耳炎,因此不宜抑制打喷嚏。不过为了防止打喷嚏时的不雅动作,用手悟住口鼻是有必要的。& p* |* M7 P1 y* f* r+ L6 ?
不宜忽视打呼0 d: R3 l# I- p2 f
打呼是睡眠呼吸不通畅的表现,任何人都有可能偶尔打呼。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打呼的机会越来越多。" m1 [5 B. I0 M6 ?; V# S% |0 L- C
一般来说,轻微的打呼或者偶尔、间断的打呼,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但是打呼严重,或者天天晚上呼声不断,则是不应忽视的现象。
& r9 o$ W4 X% g* [: @  x严重的打呼会因吸入的氧气不足而损害全身的健康。严重打呼者往往伴随着时常惊醒、容易做恶梦、清醒头疼、白天倦怠、容易打瞌睡等。这就不是一般的打呼了,而是一种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 h: u3 O5 S4 m3 g* }( [7 _8 k如不及时治疗,长期下去往往会引起严重综合症。因此,对打呼不可忽视,应早请医生检查和治疗。/ ]5 a" }. Y- w6 }: p
! d; ^) y  ~% W8 A' o3 ~
不宜常带耳机
' t" ?  ]- o. y, u- r8 B8 ~; r常带耳机听音乐会损害听力,不利于健康。  W5 A' `  n) i1 w* g' D3 d& l0 T' p
科学实验证明,长时间于九十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就会逐渐发生病变;立体声耳机的音量达85~130分贝,听机压着外耳道,外耳道处于密闭状态,这种强烈噪音的声压,直接传递到鼓膜上,对人的听觉神经会产生巨大的剌激,容易造成听觉疲劳。
6 r8 @: j/ S# k8 }% P据研究,每天用耳机收听四小时的立体声音乐,就会引起听力减煺。
* Q: g5 k8 L- m另外,立体声耳机所产生的噪音,对人的心臟和大脑也会造成损害,而感到头晕、脑胀、心悸、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和反应的灵敏度下降、记忆力衰煺,甚至出现烦躁不安、缺乏耐心等症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尼亚加拉(大瀑布)华人网

GMT-4, 2025-4-3 22: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