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里看到的。
2011.06.08 NO.100
3 F1 t' H% C* E9 @2 |! s; r
% e: P% z1 h% v: N$ a7 {; x: R版权声明:搜狐健康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 [! \& f/ o. k# A! p& h3 n1 ] O d7 O* X$ W4 k( P
生活中常有些人,每天必须换一次袜子,因为脚部多汗,而且要经常换鞋;手爱汗出者也不在少数,甚者有人一觉醒来发觉自己全身潮湿,如同刚蒸过桑拿。
, Z! M3 z7 E" H$ Q( j 中医把这种病称作汗症,认为是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致汗液外泄,主要分为自汗、盗汗两种。* x1 V9 [7 A7 u6 d2 X Q$ p2 u9 l
何谓自汗呢? S- X# M7 g9 g
中医认为,在没有过度劳动、劳累的情况下,清醒时出汗,即为自汗。对此,安徽省中医院专家孙弟维采用四物汤加止汗药如浮小麦、麻黄根、牡蛎、碧桃干等治疗。另外,对于“汗脚”,还可以用16克的明矾和16克葛根研成细末,加入适量水,患足放入浸泡即可。何谓盗汗?
3 C8 N7 p! I1 Y! Z/ ] 何谓盗汗呢?; D+ j, v4 T1 E% s/ Q" {
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f0 S7 L. {6 ] o: V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8 f' m* O5 p0 H! d3 j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4 g- t: n$ c- `2 k9 i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y0 G5 e& Q8 W/ T' I' T' R, a4 A9 D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3 N5 Q7 ?, C+ }- k+ n/ |盗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尤其是小孩生理性盗汗的发生率很高。
. k0 x: O0 D5 N# r 小儿盗汗的种类7 \! x& v( I( S) o3 B
生理性盗汗; Y& d3 _- n" M5 X/ Q6 i
幼儿生理特点:小儿时期,皮肤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
4 V* p' H* J. ^ 睡前活动量大:若小儿在入睡前活动过多,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代谢活跃,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于散热。1 l' G' ], l; s9 K$ u$ F1 J
睡前进食过多: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这可造成小儿入睡后出汗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时之内。
0 x J5 x/ L* W; B5 V 环境温度过热: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的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e6 x6 Q) B N3 l: b+ x1 ]
病理性盗汗. B4 \0 x: a- A0 V _" z& k% B1 s
佝偻病:有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这种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
6 Q2 n% m' ?7 x7 D 但盗汗并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应根据小儿的喂养情况,室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8 ^7 `& d. h1 T( @% [7 S2 Y9 E
结核病: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除此还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胸片等,常可发现异常。有一点要注意,详细查颈部有无淋巴结肿大,这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极有价值。8 }9 Z/ J' I9 k
综上所述,凡是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以及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儿盗汗。作为家长,应仔细观察小儿,综合分析后再做出判断,不可盲目服药,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8 d; T/ }% \8 u4 J3 ?3 n小儿盗汗的治疗. y$ W2 N& Y6 g( V! K( M& a" ] M
小儿出现盗汗,首先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 u/ f; U9 Q* p0 j/ _1 B
生理性盗汗的治疗4 s6 S( F/ M! ^ |* X' f
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导致高热的因素。此如:
: o- V7 ^. f4 Y 对小儿睡前的活动量和进食量给予控制,这样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小儿肥胖,有益于小儿的身心健康。; ?5 d, l3 _0 g) h( {: s! L
控制卧室温度,不宜过高,冬季卧室温度以24℃~28℃为宜;被子的厚薄应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
$ [/ h+ u# Y9 C2 _ P 一般说来,若家长注意到上述几种容易引起产热增多的诱因,并给予克服,出现盗汗的机会会自然减少。即使小儿偶尔有一二次大盗汗,也不必过分担心,盗汗所丢失的主要是水份和盐份,通过每日的合理饮食是完全可以补充的。7 o0 U3 P- g) g. {' @# f o6 v
病理性盗汗的治疗
% j1 Q- q. s/ _' h- B* b 对于病理性盗汗的小儿,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缺钙引起的盗汗,应适当补充钙、磷、维生素D等,并应做到以下几点:) n3 o. B7 W8 U: U8 J3 d
多接触日光,包括户外光线及反射的光线。可在户外活动,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
; P+ A1 X% ^8 ~ 早产儿、双胎、经常腹泻或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小儿应注意加用维生素D。
% O; h9 T( V0 ]6 j, u; } 北方农村或寒冷的地区要按计划地采取“夏天晒太阳,冬天吃D剂”的预防佝偻病措施。6 i; B) L. {! {7 H6 l' `! _% f0 {
对于结核病引起的盗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L/ @+ U5 U' n( a7 L2 x3 w
小儿盗汗的护理
. z" A% ^8 O+ @2 A: t* L. J 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盗汗,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t7 p/ o* a, P s" E2 u
小儿盗汗以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皮肤,及时换衣服,要动作轻快,避免小儿受凉感冒。' v0 F; B9 S7 F ?; N- h4 o- L
注意及时补充水份和盐份。可以补充口服补液盐,或白开水加点食盐、糖,糖可以促进水和盐的吸收。
- ^" Z# ^/ N0 l/ t' Y9 e4 k 被褥要经常晾晒,日光的作用不仅在于加热干燥,还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w% W) m, R8 c/ w i+ [; z' m 对易于盗汗的小儿,应进行有计划的体质锻炼,如日光浴、冷水浴等,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体质增强了,盗汗随之而止,这将胜过大量药物治疗。 L4 E8 A4 u9 ^8 {
中青年频频“盗汗”是何因?
: h' [; D4 a! a8 L1 ^ 中青年“盗汗”与小儿血钙偏低引起的“盗汗”发病机理不同。冬春转季是中青年“盗汗”的高发期,原因多为病人“阴虚”所致,用通俗的话讲,即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储存在人体内的“精气”已不足,当体质下降时,就会出现盗汗症状,如潮热颧红、心烦盗汗、失眠、乏力等现象。而中青年人群,面临工作、家庭压力较大,体力、精力透支明显,极有可能导致人体植物神经紊乱,若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补“气”,则必然受到盗汗症的“垂青”。1 H/ H" H; h0 U
专家提醒,对于体质较弱的人,入春以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时进行春季进补,在食疗上多吃些滋阴补益的食物,如:大枣、黑豆、核桃、黑芝麻、血糯、桂圆等;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辛辣食品;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当夜间出现盗汗症状时,要注意观察发汗原因,必要时去医院就诊,不可盲目服药,随意进补,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 S! o- _6 w4 p7 n4 i盗汗人群适宜服当归六黄汤
4 E/ Q" o4 H' X/ k. E; A; B 盗汗是睡时出汗、醒后即止的临床表现,可采用当归六黄汤治疗,即当归10克,黄芪30克,生熟地黄各12克,黄芩、黄连、黄柏各10克;或生熟地黄各12克,麦冬10克,黄芪20克,白芍10克,五味子10克,甲鱼盖10克,黄芩10克。9 c0 A- M, ~/ l
专家介绍,汗症除以上两种外,还有黄汗、血汗、心汗等,凡此种种皆由阴阳失衡所致。临床上有一种汗症称作绝汗,即是阴气、阳气衰竭导致大量出汗,是急危重症的末期表现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