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76|回复: 1

感悟主义与“生趣” - 罗国正 (全文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3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里看到的。
北美华人新生活

尼亚加拉免费英语角班

心理热线

感悟主义与生趣
7 @* k$ w+ e0 `$ p0 |


" N  \% ~( `! a7 o

罗国正
+ D9 ]3 o4 b/ w4 D. ^" p: u$ K

5 \6 E+ ^' X. `$ ^0 h( y7 k1 ], b7 ?

        我们处在伟大的时代。这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是有伟大的事件、伟大的业绩,伟大的人物,更有伟大的时代精神为内容的。从美学的角度去审视,文化艺术在全球范围内,后现代主义开始渐弱,感悟主义已经到来,并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成为最强大的思潮。
; {5 @  @( [3 \& A7 v' {
1 R  Y+ s  P7 Z- b7 W

感悟主义不是凭空制造出来的概念。它是在人类文化艺术已出现了原始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在当代社会各种矛盾的激烈碰撞中,和对天灾人祸频发的醒觉,很多有识之士对人生起伏跌荡、成败得失,生离死别、追求与幻灭、从空洞的口号、概念向真实感觉回归,在空中楼阁的泡影里重返实地的反思,并在以人为本与和谐世界的理念的引导下,产生系列的感悟。感悟的话题和内容成了广泛的社会现象,日积月累形成思潮。我判断,感悟主义须要经过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后,为将来文化艺术上相继并全面出现的和谐主义和天人合一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 `5 B8 a0 \: R! V' h! k+ J* i% G, f

为使读者们容易掌握本文的意思,先扼要解释一下文化艺术已出现和将来要出现的七个主要思潮:
7 D7 X4 }8 [( ~
9 G5 M& E- l6 m# ^- H

       一、原始主义主要的特点:具有开启性;粗陋、混沌;实用、美感、神秘感常同时体现;思维活动常常表现出客体的知识属性和主体的情感、欲望、意志浑然而成,明显使人感到世代相传的社会化集体表象的思维特征,很难找到有抽象概念的严密逻辑规律支配,以神秘的互渗贯穿在知、情、意的合一之中。知、情、意尚未见到分化。此时,文化艺术为所有人可以共享。
! R# f, R0 j: O6 R9 b! |
5 }  i# ]: y5 x3 Z- K

" h# `$ N0 }  \; _' z8 [
原始主义的文化艺术,是我们星球生命史上最伟大飞跃的物证和象征。是人类从动物只有自然韵律美感中飞跃到人的美感,既有自然韵律美感,同时又创造出人工韵律的美感,是人类以后各时期文化艺术的基石。在人类已有的主义中,原始主义作为社会的绝对主流的文化作用,影响人类的时间最长,而其它主义只是作为相对主流而存在,所发挥的主流影响比原始主义的影响在时间上明显是短很多。对原始主义在原始社会作为主流的表述,是与其它历史阶段的比较而确认的,因为原始社会除了主流,还未发现支流。加上人类有原始反终的习惯,从今天看,虽然原始主义作为社会思潮的主流现象早已过去,但还有极少数当代人,按原始主义的原则、精神搞文化艺术。我判断,只有将来天人合一主义出现后,天人合一主义作为主流文化影响会比原始主义的时间长,因为天人合一主义是一种无限的文化艺术追求。' \1 \. J, Q0 }; B7 M. y
; c% k! ^  c5 k& Z

       二、 古典主义
, a2 `" ?7 q  n0 Q+ F
9 H" V) U" `& ^


3 g( j6 @# v6 L8 p! {& r0 N* R4 M具有高古、典雅、精美的文化艺术才算古典。古典主义文化艺术的重要特点: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审美主体,绝大多数都是须经严格的学习和训练,才能掌握或明白其内涵和技巧。因为每一文化艺术品都有内涵较丰富的符号,并存在着非常特定的语境、符号来源、符号编制程序、演绎过程。如何巧妙编码和怎样入手解码,以达到表现或理解人的真情实感,须通过长期学习、训练出来的能力,才能变为人化了的物或符号,或对已物化了的符号感觉置换成人的真情实感,并获得审美的愉快。
7 i; E+ a( c- ~$ ^" @$ o+ E$ g2 x- e4 r- v


  A/ ?, `1 E. X7 t1 R4 v由于古典主义的产生和古典主义作为主流文化的年代,社会的生产力、人们普遍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普及程度等等,决定了古典主义文化艺术只有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具有贵族文化的特点。古典主义文化艺术作品很多是追求和传达作品背后有一种绝对的价值观,并给审美、鉴赏的人有崇高、伟大、静穆、优美之类的感受。* y. `  i7 {, v( k. F

  c+ R$ W" {5 v

      三、现代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潮。它由很多主义构成。如象征主义、结构主义、意识流等等汇聚而成。但它们有共同的特征是强烈反对传统文化,反对约定俗成的创作和欣赏习惯以至文化标准;而喜欢标新立异、当先锋来打破既定的秩序和现存的体系。现代主义的作品很容易给人焦虑感、神经刺激,因为这些作品以对立关系来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我。《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概括现代主义各流派艺术创作的共同点是:1)它们都侧重作品的构成形式而不在涵义;(2)坚持艺术超乎一切之上,不承担任何义务;(3)不为信仰或与神沟通而运用神话,把神话当作艺术手段,使虚构发展为任意为之,以增强文艺对读者的控制;(4)认为观察者比观察对象更重要,文艺作品通往大千世界的唯我世界。
/ K( R6 o' }) h" D( D( t

       四、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主义作品给人焦虑、震惊、荒谬的强烈感觉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而诞生的。后现代主义作品主要给人一种晕眩、破碎、拼凑、断裂、丧失中心、精神分裂、毁灭、丑的感受。9 m" k$ m; Z" ~* G' z

% N  O0 I1 S- {# M

后现代主义有更强烈的城市文化感。千百万年来人体与人的精神是非常适宜在自然风光、原始森林、田园景色中悠闲自得地渡过,整个生命的节律与自然的节律基本吻合,突然到了没有生命力的、灰暗的建筑群里:烟囱的乌烟、汽车的废气、沟渠的臭味、嘈杂声、一张张病态的脸、一双双敌视并疑虑的眼睛,每个人都在社会这台大机器中充当小零件,被固定着转动等等,都是产生后现代主义的基础。建立美好的城市,美好的生活是流行的话题。: C9 i8 y$ j$ A1 A& B

- f9 V8 N( o: O5 {) W

我认为,未经历后现代主义文化艺术洗礼的地区和民族,或迟或早都要补课。因为这是文化艺术必须要、也是必然会,并真实地已在世界很多地方发生了的事实。它说明了很多重要问题,其中较主要的有两个:第一,艺术不等于美;第二,审美要善于在美与丑相互对照、相互对应转换中来思考,才真懂审美。
9 Y1 f+ D) q2 j1 d: C" c
3 p- \, W4 x+ y- f! a4 t

       五、感悟主义
, I5 O- c1 D5 p& v
2 b$ q5 G1 g$ }9 O2 h! Q" J/ |" k


1 @; w+ i4 v( Q7 \  P人类文化艺术有了原始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铺垫,正气势如虹地涌现出感悟主义思潮。感悟主义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全球化的背景催生出全球化的语境。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联合国的一系列会议、现代化的媒体、通讯工具,自由贸易带来的信息和商品流通,跨国旅游等等,人们在这样的大气场中自觉与不自觉地渐悟、顿悟。
  t$ |; f- R4 w, U4 o( F% N* [& O' w. |* l  W


2 P% |* X" q. Y6 D. C! P/ E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和活动,又引发人们的深思,进一步加快感悟主义的到来。如:东欧集团的瓦解、苏联解体、911事件、恐怖主义、抗击非典、伊拉克战争、全球气候峰会、金融风暴、股市狂跌、楼价飙升、G20会议、G2会谈、金砖四国会议、北朝鲜与六方会谈、汶川大地震、奥运会、世博会等等。都有新闻报导、分析、评论,成为有识之士作为谈话的题材,使人们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沉思,都汇成加快、加深、加大感悟主义思潮盛行的力量。( u: G1 v/ R7 Z# G& p

" L. O+ }4 K* P' Q+ D. k; J1 ]


% p/ n& @4 M7 L- C9 Y! }* m感悟主义具体反映到文化艺术上显得非常充分。如:上海世博会就充满感悟主义的色彩,单是丹麦的美人鱼运到上海世博会一事,就令世界很多人有新的感悟;电影《阿凡达》已将对人的感悟扩展到其他的生命;广东美术馆搞的后殖民主义张大力作品等展览,足以使麻木的人震悟;中国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我们》、《音乐告诉你》、《探索》、《见证》等;凤凰电视的《锵锵三人行》、《鲁豫有约》、《一虎一席谈》、《冷暖人生》、《世纪大讲堂》、《文化大观园》等;广州电视台的《新闻日日睇》等;还有郭德钢的相声、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等;水瓜壳画等:《生命的感悟》等文章,数不胜数,都是在使人渐悟、顿悟。总之,全世界都处在感悟主义思潮之中。我只是将这些事实,用感悟主义这概念作出归纳。9 L) m( U3 i+ g* C2 a9 c( z, U' c
7 u! d  L' t/ m& C

9 B- q9 E% J. ?$ v& d
我认为,感悟主义也象现代主义一样,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潮。在感悟主义思潮里,将产生很多的主义。我估计,将比现代主义思潮里产生的主义更多。以前已产生的主义,很有可能在感悟主义思潮里,由新一代人的继承和发展,或增或减地修改后,带上感悟主义的色彩。不管感悟主义思潮里,产生多少主义,我认为都有这样的共同的特点:以人为本、维护人权、爱惜生命和环境、追求生趣,增加感悟,将自己的感悟与人分享。 ' l$ j% O/ Q8 ~

感悟主义从字面理解,有三层意思:(1)人们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经历或相关信息,引发思考,而有所感悟,众多的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众多的感悟,并通过新闻、出版、表演等等宣传扩大,形成了强大的思潮;(2)众多的人对众多的“主义”有了感悟后,形成思潮;(3)知识精英们对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主义有所感悟,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实践,归纳、总结,在理论方面,产生了众多的主义。
4 k4 u6 C# L" v( A( ^+ L

要反映感悟主义产生的现实背景和内涵,还须作如下补充:感悟主义是在以人为本与和谐世界的理念得到普遍公认的情况下,很多人的思想实现了大解放中形成的。人们从概念化的口号里无意识的兴奋,向真实生活的具体感受回归;从只承认集团化共识,发展到认识每个人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等都具有意义和价值;人们更加重视生命和环境的爱护;从崇尚权力、占有欲中领悟到:生活的品质和幸福感更重要;从乡村、街区的见识,扩展到全球视野,以至宇宙宏观;从人定胜天的豪情中,进入理智,知道人在大自然、生命链条里、大宇宙中的位置和能耐;……

感悟主义的实质,就是人们经历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焦虑感、神经刺激、晕眩、破碎、拼凑、断裂、丧失中心、精神分裂、毁灭、丑的深深感受后,有识之士觉醒了!追求有生趣的生活和人生。在以人为本、和谐世界的理念引导下,对美和美的规律加深了理解,人们本能地、或自觉地为增加生趣进行认真的思考、设计、建造,对假、丑、恶的现象表示出更强烈的厌恶。追求生活、学习、工作和所见所闻有更多的生趣、有更多的公平、公正;人权、幸福感和尊严已成普遍的话题;人们以各种方式将有生趣的事物加以宣扬,如此等等,都在文化艺术上形成强大的思潮。
9 P, \7 F. L! k' s: _, i( Z


  B/ Q# [% F+ ^感悟主义思潮将很长时间作为主流存在,并将逐步地改变全球的语境,在现有符号的基础上,渐渐加上新符号,并将新、旧符号重新编码形成全人类普遍通行的新语境,人类文化艺术将有大量伟大的感悟主义作品,在当今伟大的时代里闪耀光辉,并永留史册。
: o: Q2 p! u5 g. s' X7 R4 N* f! F) G4 p& K& @2 |/ X

       六、和谐主义的重要特点是:主张和而不同、相反相济、协调而有秩序;按美的规律进行构思、生活、工作、建造;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强调有情趣、充满生机的生活。0 W# B% s/ S; T: R

  J8 S0 R/ I4 E2 }! s2 j

# h# F3 N% @: r' C& x! a( Y) p
和谐主义作为理念、作为偶发文化艺术形态的现象,从古至今都有存在。如果作为全球性的主流思潮,我判断,应该在感悟主义作为主流开始退出高潮后,方会形成。这是很久将来的事。当然,这不排除在个别人、个别家庭、个别地方、地区的文化艺术里会提前出现和谐主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起到引领作用,并使和谐主义的力量得到了量的积累。- n# @, g( J8 Z

- D, t( u% ?' C# Z! o  [4 f

和谐主义作为世界性的主流思潮,人类要经历感悟主义的灵魂洗礼,生产力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丰富,健康、安全的保障,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比较彻底地体现在社会各个方面;这时人们不是在想象中知道和谐的存在,而是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上都感受到和谐。
% M7 r3 D4 t+ `- K' g, {7 q( D( v

      七、天人合一主义是承载着人类的伟大梦想,预示着生命的终极目标和人类永无竭止的追求。3 A! F" x1 D6 s
6 Q1 w" }1 `8 X$ F7 M% D$ {7 q! b

+ P  u  d/ [; h; y  X4 t
天人合一,原为中国古典哲学的概念。天是指自然、天地、天道;人是指人类、人道。合一是主张人类顺应自然和规律,天与人能够协调、相融、互应。作为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即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与天地合其德等等,非常朴素地表达出审美情感与审美对象的呼应连系和同构关系。
4 @& _6 z! p1 l" I/ [# {% R* q
/ v8 I8 j% }) l


$ o* ?) {) z1 \天人合一的概念,发展到天人合一主义,并引发起思潮,进而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艺术主流,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首先要经过感悟主义、和谐主义阶段的春风雨露的无数次沐浴;第二,人们从古代贤哲的朴素理想中飞跃到对宇宙生命发展规律、对美的规律、生命哲学、生命科学、太空科学和技术以及一系列学科等等的认识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对生趣的深刻理解和营造;第三,人们已不再被生存、生活的日常问题困扰,而是集中精力和时间去实现人的自由本质,每天都在必然走向自由的大道上奋进;从地球村到自由地飞翔在宇宙太空,每时每刻都为生命达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而努力,这不是概念符号里的天人合一,而是正在享受着天人合一的真实生活乐趣,沉浸在天人合一的大生趣之中,这时,天人合一主义已成为人类文化艺术的主流,并与人类并存。从原始主义发展到天人合一主义,是人类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增长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态势,并在文化艺术上集中显现。; [6 C. Q: x/ _' A4 B: w; N

7 |- I, d7 f) y' M8 a

' f. d6 A# X$ E( [" m: h7 ~; r
以上简要介绍了七个主义,下面回归主题,先从我经历的一个故事讲起:( O5 i/ @" r7 }. W& W6 h% q2 ~

& g2 F+ w1 d- t8 B, v


: f' @  j- U6 w2 i/ z1 t我有几次到省级美术馆参观展览,欣赏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作品,几次都听见有些人用类似的话来骂:这是艺术吗?”“这不是教坏人吗?等等。外行人说这些话是不奇怪的,问题是有些中、小学的美术教师的态度也是这样。我记得有一次,一个中学美术教师带着一批学生参观,不知道为了什么?仿佛他知道我会听明白他的话,突然走到我的面前大声地说:这些东西美吗?这些东西算是艺术品吗?这不是教坏学生、教坏青年吗?接着,他指着自己的鼻子说:你要知道,我是长期教美术的中学教师,我懂艺术,我是内行人啊!他走后,我身边一个学艺术的大学生对我说:这样的老师,一定带坏学生!
, `7 G& H$ Z$ h7 A


4 Q' m* E4 F& @% P* b  U% G从以上的故事里,我感悟出以下几个问题:
+ d6 F% S2 o9 _' H! _/ l" l; k4 {

       1幸运的是,发脾气的是一个中学美术教师,而不是拥有绝对权力的政治家。不然的话,美术馆和馆长都遭殃,艺术家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 ?/ t2 w0 L: a) S
* r! j; N  F+ K* k$ J" x( x7 n

       2现在很多领导在美学、艺术方面的知识水平,应该超不过这位美术教师,而且很多领导在城乡建设方面,连征求和倾听懂美学、会艺术的有关人士的意见的习惯都没有。所以,才会出现千城一面的事实。# ]3 U: m! ~# }# t" y7 v1 {

0 l: h4 B$ ^) v5 x, w* _

       3艺术不等于美,艺术是可以表现丑的。看来这基本常识的教育,没有普及。连艺术的最基本常识都不懂的人,能教出优秀的学生吗?有悲剧、有喜剧,也应有美剧。很多问题从概念开始已出错,将绘画课,说成是美术课。长期说:德、智、体全面发展,没有美能全面发展吗?人们一定要清醒地知道:任何发展、进步,如果是真的,而不是假的,其成果都能给人尝得到,并使人有美的感受。
4 m$ x6 \! A' K5 x" k. K0 J1 L. |5 v- |8 ?, m# X

       4不少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很多人见了就骂、就恨,这正是艺术家创作的本意。这恰如戏剧、电影里的坏人,有人骂、有人恨才算创作成功 。如果政治家的言行和决策的结果,也象后现代主义作品那样,就是失败,这是一行归一行,要分得很清楚。
: p& Q+ _' e# C( q( k% b7 k9 k# Y) a0 m9 _' n! Q# D6 w6 j; L

9 p' \9 O; O7 P/ v  y; i
在汹涌澎湃的经济大潮中,商品琳琅满目,信息爆炸,广告到处可见,艺术品可以用现代技术大量生产,美女、美男在化妆、整容后,象集团军一样出现......,人们已极度审美疲劳,对美已麻木了,见到扑面而来的所谓,已经起不到提起精神的作用,反而起到催眠作用。突然间,可以在艺术馆里看见奇丑、奇臭的东西,令人恶心,你就骂,你就恨!这证明你没有麻木,心还没有死,还有强烈的感觉,这就有救了!这是艺术家们用相反的方式,对社会审美疲劳的抗议和抗争,运用另一个角度引导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对这些问题,能运用二十七维时空美学观就有正确的态度)。人们应该学会将美与丑在相对应的关系中理解事物。这也是后现代主义对艺术的一个重要贡献(当然,后现代主义也有些消极作用的作品),是在文化艺术方面不能缺少的一课,也是历史发展的应有的一个结果。 + X: @- X6 K5 b$ s, r  r# \

# ^0 I) d0 R7 {; H" M
人们可以从前面的故事和我的感悟“这段文本”中,进行解码破译得出这样的结论:后现代主义会渐渐走弱,感悟主义开始越来越强。但这里必须特别提醒一下,任何主义一经诞生,绝大多数都会永留世间。因为文化艺术永远都须要多种风格,多种思潮的碰撞才容易有火花,才会万紫千红。9 i" J& I* m7 A1 w' ?
/ E: e" P. V7 t6 O


$ ]" b- O6 O3 e* L) ~我曾经这样思考:后现代主义之后是什么主义呢?人们的思路很容易会想出这样的概念:超后现代主义,或简称为超后主义。作为文化艺术的一种开创性探索,是可以这样想的。但作为一种已成现实的伟大的思潮的概括,并抽象和概括出相对最合理的概念,我经深思和反复推敲后,选择了:感悟主义。
2 L8 S) P( a$ m' Y+ Q( a1 A( M5 i* Z" X3 c+ [% V' c

1 e2 S' ]: B7 ]$ |/ U
人们接受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在实际里尝到甜头,进而强化这理念,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感悟,这是感悟主义之所以迅速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精神动力。人的本性有趋美避丑的习惯,而后现代主义象针灸那样,刺激一下人的审美神经之后,作用就渐弱,感悟主义开始渐强,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发展态势。因为人们不可能永远处于针灸状态之中,身体已康复,无须针灸。人的本质力量会使人本能地、自觉地通过不断的感悟而回归到常态的发展路线。6 [8 f. k+ `8 X' B6 |
, O* D/ ]6 v# D6 g& _7 _" r# B

7 K' v3 l; Y! u  I) u7 ~) G
从另一个角度看,感悟主义的出现,是人类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思想大解放的时代,其结果,将是产生众多的主义,旧世界语境逐步地置换为新世界的语境。在这令沧海也失色的大潮中,我特别提醒人们一定要感悟到两个重大问题:

$ v( Q3 K/ V% e& O. b; A( _5 X6 Z# K
第一、恩格斯曾批评过他所处的年代有这样的现象,动不动就产生一个主义,意思是有些主义产生得不严谨。而现在的情况刚好相反,有些民族、国家,长期以来,一个主义都没有产生过。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有人的思想里,都是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主义,只会跟着别人的屁股走,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精神世界,被完全地殖民化,甚至从根本上使整个民族灵魂都没有了自己的东西,或许个别人能加上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贴上自己的标签,以为可以瞒天过海,但谁都知道,打上新领带的奴才,给人的感觉是更加奴才。如果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个主义都没有产生,凡是主义都是学别的民族的,就很有可能丧失掉本民族的文化基因,最后民族灵魂都散灭了,更谈不上对人类的文明作出自己民族、自己国家特色的贡献。这样,民族或国家就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个伟大的民族,其精神也一定是伟大的!必定有很多伟大的知识份子,从多角度创造出很多伟大的主义和光辉灿烂的作品!引领着整个民族前行!不然的话,是绝对无法向子孙后代交代的!任何个人和集团都负不起这样大的历史责任的!必须发出怒哮!唤醒民族创造力的灵魂!这是感悟主义成主流的时代,各个民族必须感悟到的一个重要问题。
$ H5 J- j' @( @. M  i" l! b

       第二、很多人,甚至是哲学家、美学家、政治家对这个问题的极其重要性没有清醒的认识,就是:美、美感、审美的问题。这个问题无论对每个人以至整个人类都是无时不存在,涉及到最根本的利益关系的大问题,也是文化艺术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我将我的研究成果,公布如下:
7 O3 c7 G  J' t% Q! M- [- n+ u- Z) K; @. I

       1很多哲学家、美学家认为审美无利害关系,而我的研究结果恰恰相反。美、美感、审美,几乎涉及到每个人每一次本能的、自觉的反应。从一个眼神、一句话、每一次选择、购买一件商品都存在美的问题,婚姻、住房、城市规划与建设等等都涉及到综合的美感问题。从产品设计到广告宣传,从竞选总统到争取天下人心的策划、设计无不与美有紧密关系;充满丑恶的人,很难得到选民的投票;我们常说真、善、美,大家一定要非常明白,所有真正的、真实的真、善、美的结果,是人们品尝得到的,并能使人产生美感的。否则,就是假的。甚至人类的终极追求,都与美有着紧密的联系。总之,美感和审美既与每个人每时每刻的日常利益有关,又与整个人类的最根本、最重大的利益相关。而所谓审美无利害关系的现象和说法,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如果有发生,也是极偶然、很个别的现象,足以达到可忽略不计的程度。
3 X2 J1 e. w6 M$ @$ ~7 c9 z# {( o

       2、美或美感的最根本、最实质、最核心的表现就是生命由某
8 S0 f% @! V* Z3 c8 U, Y+ r( z一对象或多个对象引起感受到的生趣。
) x2 l2 O2 b7 i

! S, C# ~" k# d8 [
生趣的词义是这样: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长、生计、生育、生产、活力、具有生命力、发生等意思。趣是指趣味、乐趣、兴味、志趣、愉快、使人开心的事物等。生趣是指生命、生存、生活、生育、生产、活力等等之中的愉快、乐趣、趣味,是对生命有利益的方面,是与对生命之中不利的方面而相对应,或者说对厌恶、痛苦,对生命的损害等相对而言。
: N0 a  S* S0 w8 o3 E

生趣就是生命本能地或自觉地对生存、生长、健康、兴旺、有利等事物、现象、意念作出趋向和愉快的反应。
/ O0 E$ ?- g* Z- ?- o* E7 S* T
/ ]$ Q* R" I2 w/ R. m' J$ F  W


6 _& u5 [9 T5 i% f丑或丑感的最根本、最实质、最核心的表现就是生命由某一对象或多个对象引起的厌恶。厌恶就是生命本能地或自觉地对死亡、腐朽、伤损、衰败、有害等事物、现象、意念作出回避和痛苦的反应。- T* f3 i/ K# C- J$ _

# `4 Z4 F: c5 H


3 f2 ]1 f5 L; p/ ~' Q  f+ H生命会本能地或自觉地趋美避丑。生命是否有迅速地趋美避丑的能力,常常决定着生命是生存还是死亡,或健康还是损伤、或兴旺还是衰败等等的关键。生趣可引导生命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方向。没有生趣的地方,就没有美。凡是有美之处,必有生趣。我为什么用生趣的概念代替愉快快感的概念。因为有些愉快快感,不一定是真的美,有可能是假的美。例如:末日狂欢、死亡游戏、荒淫过度、醉生梦死、毒品迷幻等等,对一些人来说,都可能存在着愉快快感。但绝对不是美,是丑恶的事情,因为没有生趣。中国古人云:君子好色,乐而不淫,这句话已对生趣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 Y8 H0 ^9 }3 k6 I( g1 N3 }$ w4 G


4 J$ v: u# U- k$ ]/ f% x0 l8 Q生命感到没有生趣,就很容易会自杀。例如:被困在笼中,不断被人抽取胆汁的熊;被人抓到池中,经常表演到极度疲倦的海豚,都有自杀的现象。因为它们已知没有机会有生趣。人若感到无生趣,大致会出现以下情况:自杀或通过杀人或搞破坏来达到自杀的目的,或产生精神病(结果往往比自杀更惨),或产生一些难治的病,健康急剧恶化而死(相当于慢性自杀)。所以,美学问题不单是哲学家、美学家研究的学问,也是每个人都要了解的知识;政治家、心理学家、医生、生命科学家等等,都应该花时间认真研究和掌握这种理论,更是文化艺术参与者的必修课。我判断,在感悟主义大潮里产生的作品,其中有不少作品会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4 o% C2 p9 E4 Z7 P8 U1 I$ V
( P+ |0 l9 c% {* ?9 y4 P

      改善生活不是导致产生生趣的唯一条件。人的自由选择;对未来的希望;通过锻炼健康的身体,从而升华出健康的精神;如此等等,都是构成生趣的重要因素。人权不受侵犯是人类生趣得以存在的保障;幸福感是生趣的集中表现;尊严是生趣的高标准反映。
  Z2 T+ U% J+ q( ^7 J# a% z
" U$ O( c: @) J/ |3 E5 m


# J! f" b5 S+ b9 o- B9 F美就是生趣。这个定义可以解决现存美学上很多争论不休或迟疑不决的问题。首先,说明了美不是只在人类中突然冒出来的东西,美是在生命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求生本能的基础上再发展起来的,对具有生存和发展的活力的事物或信息产生愉快的感觉。而人类在美的方面比其它动物进一大步,集中表现在:可以在大脑里先形成意象或蓝图,然后按自己的意愿来创造出审美对象,从而获得生趣。
" \. d( c, B2 g0 b6 H* }
1 y% c0 [7 h# F7 K5 g

       第二、生趣就是美的结论,解决了美学中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人们经常在现实中发现这样的事实,有不少东西原来看上去是很美的,看多了,就出现拒绝,甚至产生审美疲劳,觉得不好看。因为疲劳不利于生命,此时,审美对象已对审美主体没有生趣,所以不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平常觉得很好听,当人处于发高烧时,听此音乐就感到是噪音,不是享受,而是会损害身体。因为身体需要静养时,任何较强的声音都对生命无益,都无法引起生趣,所以不美。由此进一步证明:美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产生的生趣。还有很多美学上有争议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美就是生趣这定义迎刃而解。例如:有些人认为,数学公式,枯燥抽象的论文、厂房的机器很美。有的人则认为,一点情趣都没有,怎么会美呢?问题的关键就是,如果有能力通过抽象的符号、生硬的机械而深深地感觉到人类的智慧、创造力,知道这是生机勃勃的力量里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们将在最后的环节上变成很美的果实,给我们品尝,使我们感受到生趣。特别有能力从初象就飞快感知到最后结果的人,更容易产生美感,因为这里面确实充满生趣。没有这种感觉的人,当然不觉得美。6 Y9 z9 y. g5 J6 E1 \' s1 q$ w  R" r

( T  A* I/ V4 y" Q3 r+ ?

       第三、 美就是生趣。这定义也说明了只有视觉和听觉才有美感的理论不全面。其实,一切能引起生趣的感觉,都有美感。特别是中国人常说的气场,更不例外(对我研究的生趣、美学问题有兴趣者,可看我将发表的《二十七维时空美学概论》)。从生趣的论述里,人们可感悟到:只有创新、创造才是不竭的生趣源泉,也是人类走向美好未来的主要动力。在感悟主义大潮中,生趣已成为文化艺术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伟大而艰难的时代培育出更多充满生趣的事物,让更多的生命活得有尊严并幸福,应该是感悟主义的使命。& n$ a& i& l7 A6 Q/ ~1 R, m+ V
7 w1 {' _: J+ H0 F- j/ A1 K1 X+ P

3 r! k! a6 D$ |. }' s
有人可能会这样问,为什么和谐主义不可以立即成为主流呢?为什么不可以一步到位就使天人合一主义成为文化艺术思潮的主流呢?历史的每一步发展都有特定的条件的。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现象的存在,和谐主义、天人合一主义的作品,过去已有,现在也可以产生,要成为人类思潮的主流,现在的条件还不成熟,还未进入这样的氛围。人们可以从新闻中知道,世界每天发生多少悲惨的事件。既有天灾,又有人祸。多少不和谐的事情的出现?人的精神境界和现在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状况还达不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水平,人心还需要经过一代代人的感悟才能达到和谐。也许有些人的生活条件和思想认识都可以进入和谐状态了,但历年的摸爬滚打,身心已留下了残缺,灵魂有洗不去的病垢,就算身心已康复了,还常生幻觉痛,有时夜梦惊恐,莫名其妙一身冷汗。只有极个别的大智者,才得到和谐大自在。相信我的话吧!一代人应该做好一代的事,人类会一代比一代更好!; S7 q9 U0 v4 \# b: K. w& P$ [: j

7 m0 k/ C! b! m) Z" m

: [: f: \0 B3 B
有抱负、有智慧、有骨气的知识分子,你们应该有勇气通过努力和感悟创立更多的主义、创作出更灿烂的作品;你们的灵魂将在你们的主义和作品中不灭,并在一代代人的心里燃烧着,成为永恒不灭的火。这是时代的要求,这是历史的使命,这是民族英灵的呼唤,这是创造力之魂的呐喊!这是人间生趣的需要!
1 u1 U- }- q; X
) ^; ^$ ~) g/ G2 l" P

2 w0 [% z- T+ D8 L& q2 P; X0 ]
当我马上要结束此文时,莫名其妙地热泪盈眶,心里突然浮现出一首诗:
+ S' i7 H6 c: ?, b# H/ p1 z0 W3 ~  X$ o( {

/ i8 `/ b2 F$ C0 h: k

0 x+ `6 Z5 P' A# b% g

       感悟生趣% y+ ?8 N7 g( J$ B' }$ `0 ?
! _3 ?' w! x& x, k' D% ^+ q1 i. @

" b# h1 d6 W2 o4 |; l0 U2 M3 o
2 j) A! H. U+ y5 `6 B, o

可怜的苍生啊!
- r) N6 i- `$ b% K: c* k! u4 }- j5 U+ c, Z% s- {5 M

只有那么一点点的生趣,; h2 U3 ^7 L4 n6 G/ k
* K. Y. f0 N$ ^9 {) q3 v+ h

作为生命延续的星火。/ I: T: ?0 k9 A4 X. v
, b! u; S4 J, J* o# y* H. ?8 y

请不要用刻薄的冷风,
9 \. a" r/ X3 Z* u7 `' j& H4 ?3 n

更不要用冰凉的水,5 B- P, y8 [/ b. A0 G* S& I$ c) u% i; i
" j+ @4 G0 u$ }  L/ J2 @, M

将这微弱的光熄灭。
  Q, l6 U* @5 w- J
( D1 C0 e! A6 ^3 {* Q

哪怕是一次淡淡的微笑,
: _( A0 s$ w$ {, n& d9 m, P$ V+ f/ \9 I1 U, m$ F- }& Q

一个友善的眼神,
) U& m" d- z( I. M# }, N! c4 E
6 Q7 z' F- X# B/ S4 Q/ v* R

一句真心的问候,$ H3 C% p  \* ~
; T+ q8 O& a1 q4 G8 ~

也能将快断的生命气路接通,7 |# I+ @: J. ^1 \+ [

- Q# w( ~3 [. ~1 b8 A

把脆弱的灵魂得救。
% P9 L  z) Q  z6 Y5 }! P; z
$ T' S9 \& w  {


* R9 s! c. Y7 H  n; F7 b) S& M, V5 h1 t6 [/ b7 y, b) O  O3 I

种种花草吧!增加生长,4 S0 [4 M! C5 E

$ q7 G2 ]' c3 X; E5 Y) V0 E7 C

画水瓜壳画吧!增多生气,$ f' g; b" i. q  z2 D1 E) m

& K7 {5 X: m1 l3 q2 \) G

读一读我的文章吧!增强生念,
1 a6 N$ \, d4 T- g' L0 m
% P  x1 K, ?4 b, l

我是为你们能有生趣而来的!1 h: e! B1 g1 s3 n$ ]  r- x

5 c  h/ {% L6 _! {1 |$ o0 L

我会努力的,
2 @! D: d% d- c9 z5 A, |! O( R5 b- k8 n

让人们有更多的生机!. e* ]2 z' r: j+ V  u

" B2 y2 F" i1 m: i  p7 g


; C1 i9 p' ?' `
; ?' I- x! L& g9 s: D* b- z+ A" y

虽然风雨雷电骤起骤散,! g: ?2 ^5 I7 P& U$ U% g
' g$ q" |* i" H/ u3 k8 t3 S" E

到处地动山摇,
0 D. @' v+ r8 P0 \% m7 X0 |( Z1 S* x. b; h

蚂蚁还是有序地,
- v3 ^, r+ J. F3 B0 g  ?  s4 w. ^$ @: [% X

从不与臭虫为伴。
4 s8 `  g5 |3 B9 Y% M2 R# X/ r+ L9 _

牵牛花继续攀高,; o5 u* X* o) t: p, W! P
1 ^; q7 Y4 P) L" S

准时开出那样的花朵,* t8 K: N) S/ W, t$ T# @
9 _2 C+ s0 L, n$ ]6 a4 \

青草依然碧连天。
  H9 Y+ B# y& A3 D. C& S! N6 I( Y6 D

人啊!谁没哪一道道的坎?1 I. B2 m- p! Y2 @+ ?$ {

% t' g+ ~/ P  C6 Q, b7 X; p* P* `

咬住牙关就过!
% N6 }; A8 _% X1 S, h# k  b9 }9 \# T( p  G4 l( h' o

决不与魔鬼为伍。& x  |/ |0 m2 X5 O8 v- v* R/ l: K

. f, ^* I0 x- p; H' w* n/ E* d

将起伏跌荡的曲折,
! g. n7 g) L5 f! Z3 h* M7 z: Z9 C  @: \3 m' \8 I1 H- S

变成交响乐章的音符,
& @* b% |* N) e4 @% U  w3 u3 e/ l  a+ F( r% E$ }

演奏出生命中一场场的精彩!, Y$ u: N0 q5 _* s& v

7 }" J5 K  S1 F! F# u0 P; Y

一滴水,一片叶,( @  y' {" t! r: ~9 ?0 |

$ H0 Z, y# e7 }

一双蝴蝶,一群雁,
" l; Y! y5 F# G4 F4 X; b) H$ q2 {/ d$ A
0 G/ O& C- h% J6 ]/ Y- l! k

都是感悟生趣的积累啊!: a$ a9 X/ N1 t) O) }+ |8 C/ b) G

: W  x: L% M+ i' @  Z6 [* i$ B

一个电话、一封信,
- h6 X# y1 P- P* r+ Q0 p+ L; [; @# }

唱唱歌、读读诗,( v( g  Y% w  M) r# H
' \9 k* T* T9 Z5 ?+ {9 k1 f& s. P

将抛锚的船,1 b( k6 C9 |+ U; v7 Q# ^
; i9 y0 m, W* `: K) b- p

再次扬起生趣的帆!
1 {! I' r, l* ]1 N" I. ~/ E) E0 I! w& ?) U" ~7 J5 Y

感悟吧!
( u4 Y9 D* H8 @) X0 Z6 ?
4 O4 K. R4 @. u+ [6 F. E* R* x; c

感悟里有生趣。$ J0 X5 D+ p. s- S5 b

( E  J( W8 [  l: \1 K5 G; ^" w

生趣里有感悟。
1 Q- [# w. X9 b  ~; _  I1 T
" y/ s0 d1 \4 ]/ ?

再大的苦难,
+ g- k6 m' o% d% \
! G7 ^/ @( L0 {8 n( \

可在感悟生趣中渡过。" {& s- t; m! F7 T# L

$ k; ]) E! B5 z) V4 W6 W7 l7 |

珍惜自己的生趣,
, u5 y2 k! D+ @4 x, k7 L! ?
/ {7 a1 ]; g4 F

如同珍惜所有生命的生趣!" i) l& @* M7 C; d/ E! T/ J8 f' X
& U& b- L" q$ O% b( l% n

这是无疆的大爱!
& m% \4 M, |6 Z  R* L3 U
4 ^8 n) G, S2 |

在感悟中创造,
  H+ y0 u: ]7 E( V3 I+ q
/ t0 t- O( a5 K; j: }$ ^

为增加生趣而创造!1 y% g  _1 C* A) d
- j/ [" W) Z8 \% e5 Y

在充满生趣中见到人的尊严。
6 C  q7 n& k8 f* {% p, Y6 I
, ~9 u" X1 ~. w. h

为了人的尊严,
  X% V4 b2 S$ h% z2 d. w* `6 v. F" e9 ~

包含了多少的感悟?!
- C+ n1 ?* O, \7 y* s5 E6 ~
$ @; p& X' K0 Y- W4 `/ g* d

留下了多少充满生趣的故事?!! C3 b! \# g" B

# b: P5 ~. i8 K- i) Y

让我们一起来,8 D5 z% Y/ F4 w+ d

8 I. P# G% v/ f8 R, g1 Q, J3 V+ J) Y

传播这感悟!
. _5 n/ y3 ]# d1 n  b* K0 |9 w8 l; ]# E5 f' A7 R

讲述这些故事!
' d+ z5 ^% o* N* P& q. t' I+ r* X) l; n1 E3 M  C

0 E& g1 {1 G8 T9 n
: E4 l' ^/ M3 ]: N# e2 i& l3 n

                                  2010-5-16+ s% ]: C  G5 ?5 F6 U( x( e
7 t) Z/ x6 A) O, H

                             于广州  天府雅阁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里看到的。
北美华人新生活

尼亚加拉免费英语角班

心理热线

3 [+ {! i! Y) v7 X3 `  H- P
This is a nice post that seldom, we could see!
. M' L: }: q( o9 W( D( Eenjoyed reading it!
6 S; w) N7 z5 ^  w  l
* N( T# @* X4 ?+ X* I2 i5 y" Q此文提出:"世博,与其说是经济的展示,不如说是各种“主义”的陈列,更是一种多元文化对许多哲理的进一步的思考” 而令人深思!
2 ^& p$ @  N* G
* D' ^- ~* ~/ _; y! ]2 |* a# ~1 U- y
# A" b  _$ e2 h' u- \# V一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尼亚加拉(大瀑布)华人网

GMT-4, 2025-4-4 14: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